首 頁 >> 景觀改造 >>

景觀改造

  • 所屬分類:景觀改造

  • 點擊次數:
  • 發布日期:2020/06/19
  • 規格:
  • 類型:
  • 在線詢價
  • 詳細介紹

景觀改造

景觀設計,是指風景與園林的規劃設計,它的要素包括自然景觀要素和人工景觀要素。與規劃,生態,地理等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學科中具有不同的意義。

景觀設計主要服務於: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廣場、商業街、辦公環境等)、居住區景觀設計、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濱水綠地規劃設計、旅遊度假區與風景區規劃設計等。

簡述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景觀設計)要素包括自然景觀要素和人工景觀要素。其中自然景觀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風景,如大小山丘、古樹名木、石頭、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觀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園林綠化、藝術小品、商貿集市、建構築物、廣場等。

這些景觀要素為創造高質量的城市空間環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觀,必須對各種景觀要素進行係統組織,並且結合風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諧的景觀體係,有序的空間形態。

景觀設計主要服務於: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廣場、商業街、辦公環境等)、居住區景觀設計、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濱水綠地規劃設計、旅遊度假區與風景區規劃設計等。

“新中式”景觀設計是把中國傳統風格融合現代時尚元素的一種流行趨勢。 這種風格既保留了傳統文化,又體現了時代特色,突破了中國傳統風格中沉穩有餘,活潑不足等常見的弊端。其特點是常常使用傳統的造園手法、運用中國傳統韻味的色彩、中國傳統的圖案符號、植物空間的營造等來打造具有中國韻味的現代景觀空間。

中國傳統符號種類很多,有中國傳統的吉祥物: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鳳、貔貅、雙魚、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還有中國傳統的寶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鬆、竹、梅等。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采用以上傳統符號用抽象或簡化的手法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運用形式多種多樣,可鑲刻於景牆、大門、廊架、景亭、地麵鋪裝、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現;或與燈飾相結合。

基本含義

風景園林學(景觀設計);風景園林師;風景園林專業  

景觀(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它是複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觀(landscape),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是一個美麗而難以說清的概念。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一種表景象,或綜合自然地理區,或呈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草原景觀、森林景觀等;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對象,等同於風景園林師則把景觀作為建築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係統或生態係統的係統;旅遊學家把景觀當做資源;而更常見的是景觀被城市美化運動者和開發商等同於城市的街景立麵,霓虹燈,房地產中的園林綠化和小品、噴泉疊水。而一個更文學和廣泛的定義則是“能用一個畫麵來展示,能在某一視點上可以全覽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對不同的人也會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說同一景象的十個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景觀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觀是人類的棲居地,景觀是人造的工藝品,景觀是需要科學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質係統,景觀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景觀是可以帶來財富的資源,景觀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景觀是曆史,景觀是美。

作為景觀設計的對象,景觀(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它是複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可被理解和表現為:

風景:視覺審美過程的對象;

棲居地:人類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間和環境;

生態係統:一個具有結構和功能、具有內在和外在聯係的有機係統;

符號:一種記載人類過去、表達希望與理想,賴以認同和寄托的語言和精神空間。

根據教育部Z新學科目錄調整 景觀設計已調整為風景園林 景觀設計現為地理學或風景園林學一個方向

設計內容

景觀設計的內容根據出發點的不同有很大區別,大麵積的河域治理,城鎮總體規劃大多是從地理,生態角度出發;中等規模的主題公園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常常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麵積相對較小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築角度出發;但無疑這些項目都涉及景觀因素.通常接觸到的,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通常分為硬景觀(hardscape)和軟景觀(softscape)。據我理解硬景觀是指人工設施,通常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等等;軟景觀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如噴泉,水池,抗壓草皮,修剪過的樹木等等。

風景園林師的主要職業範圍:

城市規劃設計

居住區規劃設計

城市公園設計

城市廣場和步行街設計

濱水區設計

校園、社會機構和企業園的規劃與設計

旅遊和休閑地設計

國家公園的設計與管理

景觀與區域規劃和自然景觀的重建

墓園設計

表現手法

從規劃角度來說,景觀設計的目的通常是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提高該區域的(商業,文化,生態)價值.因而在設計中應抓住其關鍵因素,提出基本思路。 舉例來說:天津服裝街,作為一條已經衰落的商業街,在改造過程中應著重於重建該街及周邊地區的商業氛圍,按照步行商業街的尺度,補充必要的商業輔助設施,針對服裝業特點提供適宜的氛圍和環境;設計中需要解決的矛盾應是人流的組織,休息場所的安排,通過軟硬景觀建立商業氛圍,以及細部與整體的協調一致;通過對這些矛盾的解決,就可以達到Z初的目的(但不幸的是Z大的困難不在設計本身,而是時間和資金,Z終方案並未清晰的體現設計意圖,而Z終的施工隻是將地麵重鋪一遍,並粉刷立麵,"表麵看起來好多了").至於表現手法,國內拚湊圖紙的現象非常普遍,即掃描照片拚湊於平麵圖之上,算不上真正的表現。真正的表現並不在於漂亮的畫麵,而是對設計意圖的充分體現。在景觀表現上,手繪比電腦表現不論在效果上,還是對意圖的表達上都更加有利。

植物景觀

基本流程

植物景觀配置設計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實踐性超強的技術。

相對於其他行業設計,植物景觀配置,無論是從藝術的角度還是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都是一個發展上比較滯後的領域:從藝術角度來說,它缺乏完整係統的設計理論指導;從技術角度來說,它缺乏明確的設計標準和結果評判標準。再加上植物景觀配置特有的生態問題和時空變化等特性。它們無疑都將增加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難度,同時也會增加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

植物景觀配置設計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設計流程乃至設計程序,它們可以用來減少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增加設計結果的可判定性。同時還可一定程度地增加設計工作的係統性,有序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係統質量保障能力。

植物景觀配置的Z終結果是要解決下麵幾個問題:

1.選什麽樣的植物?

2.選多大植物?

3.選多少的植物?

4.如何搭配並布置到地麵上?

5.構成什麽樣的植物景觀?

1-4涉及到以植物個體為元素來選擇與布局的問題;5則涉及以植物配置後的群體為元素來選擇與布局的問題。

植物景觀配置操作的基本流程就是如何有序地有規範地解決上述問題的步驟過程。從結果來說,是按照上麵1-5的順序進行;但從設計的實施過程來說,確是倒著來,先解決第5個問題,然後解決1-4個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植物景觀配置在設計階段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

2.各植物景觀類型中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

3.係統地檢查審評,即質量保證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三個步驟的順序並非一成不變的,在設計過程中,三個環節會互有穿插,有時還互為前提。

類型選擇與布局

簡單說,植物景觀類型就是植物群體配置在一起顯現出來的外在表象類型。比如說:密林,線狀的行道林,孤立的大樹,灌木叢林,綠籬,地被,草坪,花鏡等等。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設計就是把諸如密林,線狀的行道林,孤立樹,灌木叢林,綠籬,地被,草坪等等植物景觀類型而不是植物個體作為設計元素進行空間配置,設計師需要從整體上考慮什麽地方該布置什麽樣的植物景觀類型。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首先是源於整體景觀結構的布局,即通常上所說的結構性景觀布局。結構性景觀布局主要確定設計區域的總體景觀框架。它主要基於顧客的總體景觀意向需要和整體美學原則的需要來構築景觀框架。結構性景觀布局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景觀框架區劃。

其次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源於功能的需要,即通常上所說的功能性景觀布局。功能的需要,比如說某個地方需要遮蔭,某個地方需要用密林阻擋外部視線或隔離噪音,林蔭道路,廣場遮蔭等等,是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的基本考究。

再次源於景觀美化設計上的需要,比如說整體上布局安排景觀線,景觀點,某個視角需要軟化,某些地方需要增加色彩或層次的變化等等。有時也會源於其他特殊的或景觀布局過渡需要。

作為設計元素,植物景觀類型同樣具有諸如顏色、大小、質地、形狀、空間尺度等要素特征,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工作即是基於植物景觀類型的這些要素特征而不是構成植物景觀類型的植物個體的要素特征,並遵循植物配置理論所述的設計原則與創作手法來設計創作的。植物景觀類型是由多種植物組成的,他們的要素特征雖與個體的要素特征高度相關,但絕不等同於某個個體植物的要素特征或多個個體植物要素特征的簡單疊加。有時會表現出與個體植物的要素特征完全不同的要素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景觀類型的要素特征不僅與植物景觀類型內部的植物構成有關,而且與內部植物個體的結構排列方式有很大關係。另外,同一植物景觀類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植物結構組合。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是總體景觀方案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多地帶有美學創作的因素,相對來說,是一項習慣性,發揮性多於程序性的工作。該流程工作完成後一般會產生如下資料:

1.植物景觀類型規劃布局圖(包括一些節點立麵圖)

2.植物景觀類型統計表

3.植物景觀類型構成分析表

植物配置好比文章寫作,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問題類似文章寫作中的文章構思和文章綱要草擬階段。文章寫作的時候,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寫什麽樣的內容,什麽風格,段落結構如何編排布局,中心主題如何展開表達等等問題,而不是首先考慮用什麽字、詞或語句等問題。同樣在植物景觀配置設計中,首先考慮的植物景觀類型選擇與布局,而不是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

個體選擇與布局

整體植物景觀類型布局選擇完成後,就要開始進行各個植物景觀類型的構成設計,即解決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主要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植物品種的選擇,

2.植物大小的確定,

3.植物數量的確定,

4、植物個體在結構中的位置定位等。

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更多的是一個技術性問題,除了在結構中的位置定位過程中需要較多關注美學設計知識外,其它更多的是趨向解決生態技術問題。因而解決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往往是一種程序化地工作。

1.植物品種選擇

植物品種選擇的一般程序如下:

(1)根據植物景觀類型布局圖、植物景觀類型統計表和植物景觀類型構成分析表等資料,綜合分析各景觀類型的結構,確定植物類型及要求,製定植物類型及要求工作表。

(2)分析確定配置場地的氣候耐寒區,和主要環境限製因子。

(3)根據場地的氣候耐寒區、主要環境限製因子、和植物類型及要求工作表來與植物庫數據配對搜尋,確定粗選的植物品種。

(4)據景觀功能和美學的要求,進一步篩選植物品種。

(5)確定各植物類型的主要品種

主要品種是用於保持統一性的品種,是一種植物景觀類型的主體構架品種。一般來說,主要品種品種數量要少(比如說20%),相似程度高,但植株數量多(比如說80%)。主要植物品種的耐寒級別一定要比場地的氣候耐寒區級別高一個級別,同時能夠對場地主要限製因子有足夠的耐性。

主要品種分各景觀類型的主要品種和設計區域的主要品種,設計區域的主要品種是指設計區域內占主導地位(麵積或空間)景觀類型的主要品種。

(6)確定各植物類型的次要品種

次要品種是用於增加變化性的品種,品種數量要多(80%),但植株數量要少(20%)。如特別需要,次要的植物品種的耐寒級別可以不高於場地的氣候耐寒區級別。有條件或成本不高的情況小,可以選擇一些對場地主要限製因子耐性不足的植物。

主次要品種的比率按各景觀類型分別計算分配。

(7)確定植物品種的數量

原則上提倡多植物群落原則,但並非植物品種越多越好,杜絕拚湊。

一般的小區來說,15-20個喬木品種,15-20灌木品種,15-20宿根或禾草花卉品種已足夠滿足生態方麵的要求。當然,國家有特別規定的,按相關規定辦理。

2.植物初植大小的確定

在中國,對種植植物的初植大小規格沒有具體的標準規定。更多地是根據客戶喜好和設計者的習慣來確定。

有經驗的設計者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美學的生態的手法來綜合確定。

以喬木為例,國外比較通行的喬木層尺寸一般也就在徑階6-8公分的完整植株。考慮到國內的習慣,建議喬木層尺寸徑階以10-12公分左右的完整植株較為適宜,一般不要超過14-15公分。為了滿足及時效果的需要,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如增加大灌木的數量(高度100厘米-250厘米),增加覆蓋對比等等。在樹體比例尺度的處理方麵,盡量縮短Z大規格和Z小規格植物的大小差距。

3.植物數量的確定

準確地說植物數量確定問題是一個跟栽植間距高度相關的問題。一般說來,植物種植間距由植株成熟大小確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根據植物生長速度的快慢適當調整,但決不能隨意加大栽植密度。

4.在植物景觀類型結構中的位置定位

根據各景觀類型的構成和各構成植物本身的特性將他們布置到適宜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會較多涉及到基於植物個體的美學設計問題。

從個體到構建植物景觀類型的群體組合,其實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夠借用一些景觀類型構成模塊,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模塊可以通過模擬自然、調查分析以前的設計或設計建模等方法獲得。模塊在入庫使用前必須是經過美學或生態檢驗論證過的。模塊如同工業品中經過係統檢驗有質量保障的部件或半成品。

配置結果審評

由於交織著生態、美學乃至經濟和其他等多種因素,植物景觀配置工作是十分複雜和繁瑣的,在設計過程中出現遺漏和紕漏是難免的。因此一件設計作品完全完成或階段性完成後,進行係統的審評複檢是很有必要的,它是設計質量保證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審評主要進行兩大方麵的審評:美學原則審評和生態原則審評。審評程序主要由審評內容,審評方法和結果評定標準三個方麵組成。比如說平衡原則的審評程序大致如下:

1.審評內容

設計是否符合平衡原則

2.審評方法

(1)找出設計區域或分區的中心點

(2)以中心點為交點繪出兩條正交軸線

(3)比較兩條軸線兩側的配置的植物景觀類型,植物個體類型,規格大小,分布和數量等

3.評定標準

兩條軸線兩側的植物景觀類型,植物個體類型,規格大小,分布,數量基本一致。

需要說明的是:植物景觀配置結果審評即可作為是設計者自檢之用也可作為甲方和第三方對設計結果評審之用。並且不僅需要在整個設計完全結束後進行植物景觀配置結果審評而且需要在植物景觀類型選擇與布局工作完成後就要進行階段性審評。


景觀改造

本文網址:/product/559.html

關鍵詞: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Z近瀏覽: